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六十二章 去了又还(2) - 第1页
最新网址 fxsc2.com
    晋时,尚书台的设置有尚书令、尚书左右仆射,还有吏部、殿中、五兵、田槽、度支、左民六曹尚书,另有尚书左右丞。六曹尚书下面又有二千石、水部、驾部、车部、仓部等三十五部曹。三十五部曹只设置二十三个尚书郎,可见尚书郎与各部槽并不是一一对应的,而是更相统摄。尚书台的禄秩普遍不高,长官尚书令的俸禄才只有千石。地方上普通的一个太守就是二千石。当然,千石与二千石只是禄秩级别的一个代号,并不是俸禄上真的相差一半。各部尚书,如吏部尚书等更是与后世的三省六部制的吏部尚书不可相提并论。不过尚书台的官品级虽然低,做这些官的人身份可不低。因为尚书台是朝廷具体办事机构,所以这些职位往往由朝廷要员兼任。如王戎,他还有更高的职务是散骑常侍、光禄勋,而且还被授予安丰侯的爵位。吏部尚书只是兼任,由于是身份高的人兼任职位低的官职,所以称为“领吏部”。此时,尚书台的机构已经相当繁杂,地位逐渐增高,为后来直接发展成为中国最主要的行政机构打下了基础。尚书郎掌管尚书台各曹的文书起草,还要轮流更值于建礼门内,负责起草皇帝的诏命,不过品级非常低,俸禄只有四百石。

    舒晏才思敏捷,满腹经纶,下笔如有神助。文书起草工作对于他来说是非常轻松的,只是他不知道各种公文的格式和用语。在翻看了以前的几篇公文之后,没两天的工夫,就对所有的文书起草都能举一反三,驾轻就熟了。

    没有特殊的事,舒晏每天申时都能准时回到下处。舒晏正值少年时景,又刚刚得此美任,可谓年少志满,自然掩饰不住心中的兴奋。每次下值,走在官署到下舍的途中,迎着拂面的暖风,很是惬意。

    这天申时,他照常走出尚书台的大门,眼睛习惯性地看向西墙拐角处,果然,又看见一条穿着蝴蝶白袍的影子一闪而过。他快步追上去,转过墙角,四处张望,却什么也没看见。他独自站了一会儿,暗自好笑:怎么可能是小默兄弟呢?他明明骑上马走了的,立志游遍天下山川,怎么可能还在这里呢?可能是自己最近忙于公务,眼睛有些恍恍惚惚;或者,是因为最近总是思念小默的缘故。这个小兄弟——率真,活泼,善良,爱憎分明,总是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,跟他在一起,不知不觉间,竟可以忘掉所有的烦恼。他走了的这几天,舒晏好像缺了点什么似的,脑中总是不时出现他的影子。

    晋时的尚书台是在内廷中的,内廷内的官员们工作期间的饭食是由太官署提供的,太官署相当于皇帝及内宫的御膳房。当然,供应这些官员的饭食肯定要比供应皇宫的要差一些。第二天是五月五日端午节,太官署派人送来了节日餐。舒晏晌午随意吃了几个粽子。因是节日,吃完午饭,所有当值人员特准休假半天。他走出尚书台大门,习惯性地向西墙角一望,却没有发现那道蝴蝶影子。也许是阳光角度问题,申时阳光西照,透过那株柳树,人向西望,可能会有眼迷离的情况。他自想着,转过墙角,回到廨馆自己的房间门前,却发现一个人正在自己房门前呆坐着观赏那株兰花,正是那道蝴蝶影子。

    “小默!”舒晏惊喜交加。


关闭+畅/读=模式,看完整内容。本章未完,请点击【下一页】继续阅读。
上一章 - 下一页